肖圣雄: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者

  • 作者:
  • 来源:宣传统战部
  • 时间:2024-03-01

文/李冰婧 王佳

 

肖圣雄,男,中共党员,万赢娱乐电子游戏(中国)官方网站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曾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全省教育系统“十佳党员学习明星”、郴州市青年科技奖,万赢娱乐电子游戏(中国)官方网站教学奉献奖、科技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指导的“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获得省级、校级“芙蓉学子·道德风尚奖”。

 

走进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工作室,两侧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文化墙,无一不展现着“小蚂蚁”的成长与蜕变。“我们团队的logo融合了学校校徽、化学元素和众蚁渡河的场景,都是成员自己设计的!”团队指导老师肖圣雄自豪地说,“寓意着我们在学校的承载之上,发挥专业特长,团队合作,共渡学海。”

“自力更生、以老带新、团队合作”是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在探索多年后凝练的核心价值,也是肖圣雄从教多年来倡导的教育理念。而谈起第一只“小蚂蚁”,“那要追溯到15年前了……”肖圣雄笑道。

 

萌芽与转变

——实现作为教师的理想和使命

2009年,肖圣雄成立了第一个团队——应用化学创新团队。“在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时,我发现只要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便会很自主地开展行动,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便有了组建团队让学生一起参与科研的想法。”谈及组队初衷,肖圣雄如此说道。

2010年,应用化学创新团队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在收获的同时,肖圣雄也发现了团队的弊端,“团队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科研本身是有较高的门槛的,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也很高,所以很难让很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2012年,团队更名为“应用化学大学生创新团队”,增加了“大学生”这一关键词,团队也开始了从科研型团队到教研型团队的转型。

科研和教研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实质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科研的成果是可见的、量化的,比如发表了多少篇文章,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反应在学生身上,短期内是很难看到成果的。”因此,在团队转型的过程中,肖圣雄也开始了深刻的思考,到底是追求自己的成就还是追求学生的成长?“思考到最后,我还是想实现作为教师的理想和使命,把学生培养好。”团队转型后,门槛也随之降低,参与的学生逐渐增加,彼时15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吴钟倩同学开拓创新,对教育事业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后来教研团队命名为“倩倩教研组”,迎来了又一个转机。

 

探索与积淀

——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与幸福感

2016年,肖圣雄带着女儿参加了一个公益项目“春苗书屋”的活动,初衷是让女儿爱上阅读,却巧合地找到了团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钥匙”。

“我带着女儿去现场感受了'春苗书屋'之后,觉得这个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平台,我就在想是否可以让化学科普融入这个平台,让我们的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于是,2017年暑期,肖圣雄便带着吴钟倩等几个教研组骨干成员到春苗书屋做志愿者,开辟了“小小科学家”科普课堂。从科普实验到化学魔术再到舞台剧,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实践中磨砺,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他设想的关于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也开始初现雏形。

暑期结束,肖圣雄便成为了2017级应用化学二班的班主任。而谈及2017级应用化学二班,肖圣雄满满都是自豪:“我们班初次就业率达到了100%,而且有70%多的人留在了教育行业。”

作为班主任,肖圣雄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第一个学期我是主张让学生先好好玩。”他笑道,“大家都刚刚经历完高压的高中生活,得让他们先卸掉负面情绪,才能拥抱全新的大学生活。”而“玩”也并不是让学生自娱自乐,肖圣雄会组织运动会、中秋晚会、秋游等团建活动,并亲自参与其中,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在过节时肖圣雄还会招呼学生们到自己家一起包饺子,和谐的班级氛围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就这样日渐形成。

 

发展与壮大

——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2021年,根据数年来教研组以及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肖圣雄提出了“课内—课外—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新体系,倩倩教研组的运行机制也迎来了又一次创新。

“当时我们教研组的成员杨长妹在低年级班级里成立了课题组小分队和预备组,这不仅吸引了更多人的人来到课题组,也让我开始思考扩张的新模式。”肖圣雄说,“我当时就想到我们可以形成多个课题组,开展不同的活动,让更多学生加入其中并从中受益。”就这样,倩倩教研组团队日益壮大。看着日渐增多的团队成员,肖圣雄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小蚂蚁”这个名字。“蚂蚁虽小,但它的社会性、团队性很强,很符合当时我们团队的现状。

2022年4月,倩倩教研组改名为“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开始了新的旅程:推行“课前五分钟”,形成了以课题组为核心,学生自主运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品牌;成立科普表演队,带动化学、生物、物理等师范专业学生百余人深入数十所中小学以及春苗书屋开展科普活动,为数千名中小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沉浸式科学体验;推动成立化环院诚信阅览室,一年内收存课外图书一千余册;设计并制作了团队的文创产品;组织师生篮球联赛,促进有温度、有感情、有联系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学校2022年“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中,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成功斩获了“芙蓉学子·道德风尚奖”;在次年的湖南省“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中,团队旗下的诚信阅览室管理团队同样斩获了“芙蓉学子·道德风尚奖”。

仅2023年,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就组织实践活动40余次,参与大学生1700余人次,服务中小学生2800余人。如今,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已经成为了化环学院的一张亮眼名片,作为指导老师和创始人,肖圣雄十分自豪与欣慰,“看着团队从最初的一个学生到现在的一群学生,大家从单干到团队,从参与者成为领头羊;看着学院的学风、教风越来越好,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密和谐,这便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回顾与展望

——成为一个真正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

“成为一个真正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是肖圣雄作为教师的理想,“其实我这二十多年来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班主任,肖圣雄从大一下学期便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班级内部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等师范专业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他还在班级中成立了家委会,并提议设立家长助学金,由家委会进行管理,用来奖励在班级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最初也有部分家长对此持保留意见,“但我们每月都有比赛,比赛前有方案,比赛时有照片,比赛后有小结,都会发在家长群,家长们能够看见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自然而然也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了。”

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肖圣雄都一直在强调“团队意识”,“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但集体意识很淡薄,就喜欢独来独往,但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明白‘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在日前开展的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组内交流会上,22级的蒋礼民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小蚂蚁’改变了我,我以前习惯于单干,不喜欢与人交流,但在肖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团队合作,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开始享受团队生活……”在团队中,肖圣雄认为自己的角色是“领跑者”,“当你能够带动多数人跑起来的时候,掉队的人自然会跟上。”

“借助团队的力量为学校带来微小而美好的变化”是肖圣雄的目标,也是“小蚂蚁”的目标,而如今大家已经离这个目标愈发接近。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工作室的文化墙已经不够记载团队每一次活动的精彩瞬间,科普表演的道具也已经放满了两个储物柜,“小蚂蚁”们有了更大的目标与愿景,“下一步我们想要凝练团队文化,打造我们独有的文化品牌,让‘蚂蚁虽小,可撼大象’的口号更加响亮。”





一审:李冰婧 二审:姚诗云 三审:廖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