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麟:跳出“舒适区” 做好“手头事”

  • 作者:宣传部
  • 来源:宣传统战部
  • 时间:2022-12-16


/陈凤 喻肖伟


 


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南赛区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这些都是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杨景麟在大学期间获得过的荣誉

 

从大一到大三,从科研小白到小有成果,科研的魅力引领着杨景麟稳扎稳打,步步前行,在实验室里细心耕耘。对他而言,科研之路没有捷径,每一个数据都是反复实验数百次的结果,每一成功都是无数次失败后取得的进步。

 

敢于跳出舒适区

2020年,来自浙江台州的杨景麟第一次踏进大学校园,成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抱着敢于尝试的心态,本着锻炼自己的初心,开始了自己的挑战之路。

他积极参评班干部参加校级组织面试但由于自身并不擅于表达最初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后来听说辅导员招聘助理,要求是愿意吃苦、踏实能干熟悉办公软件杨景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自己又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他又一次报名,并成功当上了辅导员助理从中,他学习了不少有关团队合作学生工作和待人接物的经验。处事的日渐成熟增强了杨景麟的自信。

正如许多大学生一样,杨景麟也曾迷茫缠身,徘徊不前。也就是在这时加入学院的田径队。“六点的早训,放学的晚训,让我一个本已脱离军训、享受过好一段时间舒适期的人难以接受,甚至萌生过想要放弃的念头。杨景麟还是坚定地选择走出象牙塔,坚持每日在田径场的训练“大学不就是要多尝试,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颜色的烟火。”他笑道。在漫长的奔跑中,他不断突破自我,体能与耐力不断提高,最终在校运会400米栏中取得全校第五的成绩。而这段训练经历,也为他日后快速适应环境、迎接新挑战打下良好基础。

在学习本专业知识之余,杨景麟还会钻研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查阅相关文献,探索机器学习,了解前沿技术为的就是跳出舒适区,尝试新事物。“深入了解后,这个领域的难度就慢慢浮现出来了,需要自己去沉心攻克。”各种各样的尝试,让杨景麟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兴趣就是原动力

实验室和办公室两头跑是杨景麟的生活常态。但是,忙碌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消磨他的热情。

大一时,杨景麟加入学校的创新实验室,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开启了他的竞赛之路。创新实验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实验室里各式各样的芯片、开发板、雕刻机和3D打印机,瞬间就激发了杨景麟的好奇心看到实验室里学长学姐们坐在自己的工位上,认真做着手头上的事,我特别向往这种氛围。但万事开头难,困难在学习过程会不断出现刚开始在实验室学习是非常艰难的,大量的新知识、新概念都要消化接受。所以,那时他课余时间、放假时间都安排在了实验室。

在踏上竞赛之路后,杨景麟对学习、对竞赛都有了新的看法,探讨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创新这是竞赛的魅力,也是团队合作的魅力他获得了很多荣誉,而让他觉得最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还是在跟队友、老师的交流配合中收获新角度新思维。“竞赛所获得的荣誉,学习所获得的奖励,看来,更像是自己认真学习的佐证他说道。

在学习比赛之余,DIY和复刻有意思的项目便成了杨景麟的兴趣。他复刻出了写字机、大电眼视觉跟随、热敏时钟等,“这些有意思的小项目可以无限激发我对技术的渴望。”

 

 


沉下心来找答案

如何协调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杨景麟的答案是:生活与学习是相互成全的,有学习的生活是高质量的。他的心中一直有一杆秤提醒自己要在高效学习的同时适当放松,劳逸结合。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及复刻一些有意思的项目。任务完成后也会适当放松同时总结一下经验,让自己有一个过渡。他说。

“耐心做好手上的事”是杨景麟对大一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也是他的座右铭。这短短的八个字如杨景麟求知路上的指示牌,不断激励提醒着他让他在面对科研压力时从容不迫初心不改面对不尽意的结果时能坦然以对,大胆向前。

杨景麟不浮躁,不放弃,勇敢、坚定、自信地在求知路上不断深耕、不辍钻研。“所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方法总比困难多。”在这期间,无数次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瞬间,正是他向往的科研之美所在当中的辛苦与挫折也变得可以一笑置之。一步一个脚印,杨景麟的攀登之路仍在继续。



一审:喻鑫 二审:李冰婧 三审:邓建安